据美国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称,私募基金行业在过去十年间扩展了三倍,并继续以闪电般的速度增长。这种爆炸式增长,部分原因是源于机构的投资不断增加。随着这些大户投资者的涌入,给他们带来的影响也不少。而传统市场的透明度低,令投资者倾向提高私募基金费用的透明度。

借着国际机构投资人协会(ILPA)的影响力,机构投资者陆续向他们表达声音,毫无疑问已为整个行业创造了变化。最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采取的监管行动为整个行业火上浇油。那么,业界对改变披露费用的手法有何立场?

私募基金费用正不断革新

过往每当涉及私募基金费用时,许多有限合伙人都会感到一头雾水。令他们更加沮丧的是,许多基金公司将以前在管理费支付的行政费用,转移给投资者。

规模不断壮大的 ILPA 毫无疑问为业界提出了新标准,以确保投资者知道他们实际支付的明细。虽然这做法是可以理解的,但却为普通合伙人添加了大量的工作量。

幸好行业中的基金会计和后台技术的发展,当今先进的平台不但可以提高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之间的透明度,同时减轻信息披露的负担。

以私募基金公司为主要客群的技术型基金管理服务提供商昶科,目睹了这些行业的变化。我们与昶科的始创人兼首席执行官林逸永进行了交谈,了解他对行情转变及未来发展方向的看法。

1. 您认为过去 5 年私人资本的透明度有提高吗?

林: 我认为透明度正在不断增加,并会一直维持。

我们昶科目睹了这场革命性的演变。据我们在客户群和整个市场中看到的情况,我们认为过去五年私人资本市场的透明度的确有所提高。从 2016 年公司成立以来,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推动 ILPA的标准。

我们相信,凭借 ILPA 取得的势头,高透明度的标准会一直维持。投资者也陆续提高他们的预期,并密切关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一举一动。美国公司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审查。在亚洲,我认为压力同样存在。

尽管可能有例外,但那些还未提高透明度的普通合伙人,面对投资者的看法还是对未来的监管,皆可能会发现自己正处于明显的劣势。当然他们可以选择静观其变,但存在的风险是不容忽视的。

2. 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人现在有哪些系统/流程是他们 5 年前没有的? 并有效帮助增加透明度?

林: 我想带出的重点是 — 技术有助于缓解这过渡性的转变。

五年前,行业内可用的技术较少,因此若要向有限合伙人提供额外的报告,是一项非常繁重的工作。今天,随着数据库、平台和人工智能的进步,自动化正在取替人手,执行很多额外的工作。

正如我们昶科,外包解决方案已经扩展。与其聘请内部团队努力解决问题,不如将其全部外包给独立的专家。在昶科,我们的团队专注于提供完善客户的中、后台和自动化的服务。

作为行内的专家,我们公司的技术支持资产服务,已帮助同行大大提高透明度,并减省工作量。因此,额外的会计报告不再是一种负担,并为普通合伙人提供更多与投资者牢固关系的机会。

我们不认为这种外包趋势会因此而放缓。在国际私募基金媒体Private Equity Wire 六月份的一项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已经将其公司的部分业务外包。大约七成半的受访者表示外包为其业务“增加了价值”。

外包帮助普通合伙人专注于他们本身的业务,而技术和外包团队为他们的有限合伙人提供更好的透明度,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3.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们看到有限合伙人需负担庞大的费用——浪潮平息了吗?我们会看到进一步的调整吗?

林: 经历全球金融危机后,管理费已陆续受到审查。

是的,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管理费确切地受到了抨击。从数据中,我们看到不少投资者已成功减少这方面的费用。据我们的基金服务团队数据,现在的标准管理费介乎在1.5%到2.0%之间。

我们认为管理费和其他费用的压力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彭博社最近一篇题为“私募基金不透明的成本,使他们的养老金成疑”的文章点出了原因。作者指出,对于大型公共养老金系统而言,这方面的费用开支每年可达数千万美元。

这些养老金和主权财富基金是行业中最大的投资者之一。然而他们的开支来自公款。因此,他们的领导人有责任为这些费用进行核算。

鉴于这种监管和 ILPA 的积极推动下,披露费用明细将会是美国市场后续下来的焦点。而在亚洲地区而言,这可能不会那么直接。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为审查做好准备。

幸运的是,凭借昶科和同行提供的技术能力,普通合伙人不但可轻松地合乎审查要求,并减少对其业务的干扰。

4. 在你看来,设立监管机构是否合理?

林: 在美国,监管机构为退休公职人员和其他基金被动利益相关者做了很好的把关。其规则约束对美国基金整体起了一定的变化。

正如我们所知,在亚洲,监管机构宽松得多。我们相信他们正在让市场力量占据主导地位,观察它的发展方向。但随着新加坡交易所宣布,要求披露 CEO 的薪酬,最安全的假设是整体环境已经成熟,可以进一步进行更多的监管和数据披露。

看来业界正为此改变做好准备。国际信托及企业管理公司富信集团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五成九的受访普通合伙人预计,有限合伙人将会要求更新费用结构和费用分配的披露详情。

关键要点

归根结底,提高私募基金费用透明度的压力不会很快消失。即使亚洲的监管机构不效仿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市场也可能会陆续要求更高水平的披露和更详尽的细节。